外交部网站9月5日发布《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具体内容如下: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
目录
1.序言
2.未来三年中方单方面支持非洲重点举措
3.政治、和平与安全合作
3.1 高层互访与对话
3.2 政党、立法机关、协商机构、地方交往
3.3 中国与非洲联盟
3.4 和平安全合作
3.5 国际事务合作
4.治国理政,现代化和文明交流互鉴
4.1 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4.2 文明交流互鉴
4.3 反腐败合作
4.4 智库交流
5.“一带一路”合作和非盟《2063年议程》
5.1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
5.2 投资和产供链合作
5.3 科技合作与知识共享
6.加快实现非洲农业现代化
6.1 农业合作和技术转让
6.2 减贫与乡村发展合作
6.3 粮食安全
7.优先支持非洲工业化、能源和贸易
7.1 加快非洲工业化
7.2 能源合作
7.3 贸易便利化
7.4 基础设施建设
7.5 数字经济
7.6 融资合作
8.支持非洲人才培养和妇女儿童赋权
8.1 教育
8.2 人才培养
8.3 妇女与青年
9.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
9.1 气候变化
9.2 生态保护
9.3 海洋合作、自然灾害管理及预防
10.社会人文合作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0.1 卫生健康和非洲药品产业
10.2 文化、旅游和体育
10.3 新闻与媒体
11.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
1.序言
1.1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以下称“双方”)以及外交部长和负责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分别出席峰会和部长会。
1.2双方赞赏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克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新冠疫情肆虐等挑战,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全面深入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高效平台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金字招牌”。
1.3双方对2021年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提出的“九项工程”、《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中非气候变化合作宣言》后续行动全面有效落实感到满意。赞赏中非领导人对话会在南非成功举办并发布《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将共同落实好上述倡议和计划,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1.4双方高度评价在新冠疫情期间,中非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成功举办中非团结抗疫峰会,为全球携手抗疫树立典范,谱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中方感谢非方支持中方决定性的抗疫行动。非方赞赏中方给予非方重要支持和抗疫援助。
1.5双方高度评价中非关系在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指引下,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进入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中方将坚持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单方面政治利益。双方将始终秉持“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不断提升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水平。
1.6双方充分肯定中非领导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非盟《2063年议程》第二个十年实施计划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理念倡议,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7双方认为,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伙伴。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和非盟《2063年议程》指引下,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同非盟《2063年议程》特别是“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IDA)、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并共同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为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大贡献。
1.8中方赞赏非洲加强联合自强,加快推进一体化,团结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双方坚信,中国和非洲的发展将为人类发展、集体安全和相互尊重对方的文明带来更多机遇。双方将致力于就上述倡议加强合作,就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共同发声,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9双方认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双方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独立自主,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和阵营对抗,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维护好“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双方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非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愿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坚定支持。
1.10双方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非方高度评价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认为会议对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将为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和希望。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已全面启动非盟《2063年议程》第二个十年实施计划,加快推进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繁荣、和平的非洲。双方将在各自国家发展振兴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打造互信、互惠、互助、互鉴的中非合作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中非人民。
1.11双方赞赏本次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举办“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探索现代化发展路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通往现代化之路”“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共同未来,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发展平台”四场高级别会议,将结合中非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上述领域交流合作。
1.12为落实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规划今后三年或更长时间中非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并一致通过本行动计划。
2.未来三年中方单方面支持非洲重点举措
2.1非方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的未来三年对非合作重点举措,认为这些举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契合非方未来发展需要,将为中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非方愿同中方一道,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2.2中方愿同非方在未来三年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涵盖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发展合作、卫生健康、兴农惠民、人文交流、绿色发展、安全共筑十大领域。
2.2.1文明互鉴伙伴行动。中国愿同非方携手构建全球文明倡议对话伙伴,建立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台。支持设立中国—非洲发展知识网络和25个中非研究中心。依托非洲领导力学院培养治国理政人才,邀请1000名非方政党人士来华交流。
2.2.2贸易繁荣伙伴行动。给予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与有意愿的非洲国家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加强检验检疫和标准合作,扩大非洲农产品输华准入。深化中非电商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在中国“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设立国家馆,举办“云上大讲堂”培养非洲电商人才。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设立中非标准化合作与研究中心、中非贸易数字化互信验证平台,开展中非合格评定能力提升行动。
2.2.3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支持非洲本地价值链建设、制造业发展和关键矿产深加工,在非洲5个区域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援建10个产业园区配套设施项目,举办100期工业化人才研修班。着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设立中非经贸深度合作服务基金,推动中非企业产贸融合和园区联动发展。实施“非洲中小企业赋能计划”,为非洲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举办50场对接活动,培训1000名经营管理人才。共建中非数字技术合作中心,促进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20个数字基建和数字转型示范项目。
2.2.4互联互通伙伴行动。中国坚定支持非洲一体化进程,将支持非洲实施30个基础设施联通项目,继续为非盟和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提供帮助。推动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和运营的交通设施与工业园区联动发展,建设中国中西部地区对非水陆铁海多式联运体系。提高中非金融市场联通水平,深化双方在本币结算、金融科技等领域合作,欢迎非洲国家在华发行熊猫债。
2.2.5发展合作伙伴行动。中国愿同非方共同发表《中非关于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深化合作的联合声明》,共建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援助实施10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非洲举办2026年青奥会和2027年非洲杯。成立中国—非洲(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示范中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24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政府将捐款5000万美元续设中国—世界银行集团伙伴关系基金,重点支持非洲国家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激励全球私人部门向非洲国家提供流动性等资金支持,更好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
2.2.6卫生健康伙伴行动。成立中非医院联盟,同非洲国家共建一批中非联合医学中心、传统医学中心,加强传统医药、智慧医疗等领域合作,实施“微创医学”计划。深化中非公共卫生技术合作,培养100名专业人才,支持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和5个次区域中心建设和运营,向非洲国家派遣2000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实施“百队千村行”义诊活动,继续对非洲遭遇的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实施10个医疗卫生设施项目和10个疟疾消除示范项目;推动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药品、疫苗等生产项目,扩大非洲本土药品生产能力。
2.2.7兴农惠民伙伴行动。支持非洲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网络,援建或升级1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不少于10万亩中国农业标准化海外示范区,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建设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打造100个农业减贫示范村,向非洲国家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培养1000名农业致富带头人,推进中非菌草合作中心和中非竹子中心建设和发展。深入开展“百企千村”活动,在妇幼健康、教育培训、乡村发展、清洁饮水等领域实施500个公益项目;鼓励在非中国企业给当地创造不少于100万个就业岗位。
2.2.8人文交流伙伴行动。深入实施“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与非洲国家共建工程技术学院,新建或升级10个“鲁班工坊”和20所学校。向非洲提供6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重点实施“非洲妇女赋能计划”和“非洲青年展翅计划”;完善中非科教合作机制平台,设立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实施10个人文交流项目,共同推进中非“文化丝路”计划,邀请非洲1000名文化和旅游专业人员来华研修,实施“中非广电视听创新合作计划”,将2026年确定为“中非人文交流年”。
2.2.9绿色发展伙伴行动。支持非洲提高气候适应能力,提供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实施30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质量改善、荒漠化治理等领域能力建设和联合研究,合作建设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设立中非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与非洲国家共建30个联合实验室,建设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非洲中心,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和中国探月探火工程。
2.2.10安全共筑伙伴行动。中国愿同非方携手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打造全球安全倡议合作示范区,开展全球安全倡议先期合作。向非方提供10亿元人民币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国家军队建设,为非方培训6000名军队人才,邀请500名非方青年军官访华,开展中非军队联演联训、联合巡航,实施“助力非洲摆脱雷患行动”。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交流与合作,为非方培训1000名警务执法人员,共同维护合作项目及人员安全。
2.3为推动“十大伙伴行动”实施,未来三年,中国政府愿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包括提供21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和800亿元人民币各类援助、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700亿元人民币,为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持。
3.政治、和平与安全合作
3.1高层互访与对话
3.1.1双方认识到中非领导人经常性沟通对引领中非关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愿进一步发挥这一外交对中非关系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问题的擘画和指引,凝聚双方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上的共识,深化传统友谊,增进政治互信,不断夯实中非关系的政治基础。
3.1.2双方赞赏中国外长连续34年新年首访非洲,一致同意继续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与协作,为中非关系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样,多位非洲国家外长和其他部长也访问了中国。
3.1.3双方将进一步完善中国与非洲国家双边委员会、政府间委员会、战略对话、外长政治磋商、经贸联(混)合委员会以及联合工作组、指导委员会等机制建设。适时召开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
3.2政党、立法机关、协商机构、地方交往
3.2.1双方认为,政党、立法机关、协商机构和地方间的交流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双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巩固中非关系的政治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3.2.2双方将以可预见的方式进一步密切政党高层交往,深化双边和多边政治对话,加强中非政党能力建设合作,支持非洲政党提升治理水平,自主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3.2.3双方将加强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非洲各国议会领导层、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友好小组、代表和议员、办事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双多边研讨活动,增进了解和友谊,加强立法等领域交流互鉴。双方愿推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非盟法院以及其他中非司法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双方承诺共同努力制定和分享该领域合作的工作计划。
3.2.4双方将增进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泛非议会、非洲议会联盟等非洲区域性议会组织友好交往,加强与非洲各国议会在各国议会联盟等国际机构中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3.2.5双方将进一步密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中非友好小组等同非洲各国及区域性组织、各界人士的交流与合作。
3.2.6双方将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同非盟经济社会文化理事会、非洲经济社会理事会联盟及非洲各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等相关机构交往。
3.2.7双方将推动地方政府本着自愿、平等、友好、互惠原则,建立更多友好省市关系,推动区域性经贸合作,并将加强“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中非民间论坛”机制建设,推动“丝路心相通”行动和“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在非洲国家落地。发挥“中非民间友好组织负责人会晤”作用,鼓励中非民间友好组织加强沟通、开展合作。
3.2.8双方将继续鼓励工会组织通过团组互访、专题研讨、能力建设、信息共享等形式加强合作。
3.3中国与非洲联盟
3.3.1双方赞赏非洲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高度评价非盟机构改革取得重要成果。中方祝贺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将继续支持非盟参与二十国集团合作,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推动非盟优先事项。
3.3.2双方认识到非盟在维护非洲和平稳定、一体化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方将继续支持非盟根据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的原则,增强在冲突预防和解决方面的能力建设。
3.3.3中方将继续支持非盟和非洲国家实施“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IDA),愿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非洲互联互通,对接计划第二阶段优先项目,推动开展联合项目规划,进一步帮助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加强能力建设,举办人力资源专题培训。
3.3.4.1 中方愿以更灵活务实全面便利的自由化安排,为非洲国家提供贸易优惠。双方赞赏在中国湖南举办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推动中非地方经贸合作所作贡献。中方将继续努力增强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信心,进一步扩大对非投资和技术转让,中非发展基金将继续就此发挥重要作用。非方愿同中方一道,创造更好的贸易投资环境,促进非洲和中国两大市场融合,为双方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提供更多动力。中方将继续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建设,通过创造价值链推进非洲内部贸易增长。
3.3.4.2 中方将继续支持非盟能力建设,与非盟商签经贸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
3.3.5 双方支持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并欢迎非洲药品管理局(AMA)投入运作,愿继续通过公共和私营投资,孵化非洲本土医药产业。
3.3.6 双方将密切中国同非盟及其所属机构交流合作,就非洲发展、治国理政经验、发展战略及国际、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凝聚共识,支持泛非支付结算体系、非洲广播联盟同中方建立合作机制,推动非盟与非洲区域经济体合作取得更多成果,通过包容性和繁荣发展更多惠及非洲人民。
3.4和平安全合作
3.4.1全球安全治理
3.4.1.1双方强调非洲和平安全问题仍是中非合作中的重要内容,愿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开展全球安全倡议先期合作。双方将共同落实“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共同未来,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级别会议上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推动落实中非和平与安全计划,深化在重大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上的沟通协作,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贡献力量。双方赞赏安哥拉在非盟支持下就刚果(金)东部安全危机开展的斡旋努力。
3.4.1.2中方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愿面向非洲国家举办防务安全研修班,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欢迎各国积极参与。
3.4.1.3双方赞赏中国和非洲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认为各国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
3.4.1.4双方坚持优先通过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共同充分推动落实“消弭枪声”倡议。中方将应非方要求尽可能为解决非洲冲突开展斡旋。双方认为“非洲和平与安全架构”是应对非洲大陆安全挑战和威胁的有力规范框架,呼吁国际社会继续通过外交途径应对地区挑战。非方赞赏中方提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我们重申在联合国安理会层面密切非洲和平安全事务协作,维护共同利益。中方愿推动全球反恐资源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与非洲国家一道,增强其反恐、反暴力极端主义能力建设。中方支持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提出的和平、安全、发展三位一体计划,将支持非盟冲突后重建和发展中心落实有关计划。
3.4.2维和、反恐、执法、领事
3.4.2.1中方支持非洲国家建设集体安全机制,自主采取维和行动,维护地区安全,打击恐怖主义,优先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中方再次确认支持重启非洲和平基金,将在该倡议上发挥核心作用,包括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这一支持强调中国在加强非洲大陆和平与稳定方面的承诺,以及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和平基金合作,实现非洲和平与繁荣。非盟感谢中国向非洲常备军在杜阿拉后勤基地提供的支持,感谢中方支持安理会第2719号决议旨在通过联合国维和摊款向非盟维和行动提供可预见、可持续资金。中方支持非洲国家反恐努力,反对将反恐问题政治化,反对双重标准,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国家反恐能力建设的支持。双方承诺不向因从事恐怖活动及资助恐怖主义被起诉的个人提供庇护。中方将为设在阿尔及尔的非洲恐怖主义研究中心和设在拉巴特的联合国非洲反恐和培训项目办公室提供专业知识和支持。
3.4.2.2双方将继续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维和行动和反恐合作,加强维和政策和技能交流,开展中非维和部队联合训练、现场培训、轻小武器和自制炸药管控合作,进一步支持非洲国家,特别是非洲之角、德尔加杜角省和萨赫勒地区国家增强反恐能力。
3.4.2.3双方将继续举办中非和平安全论坛系列会议,丰富专业内涵,深化机制建设,推动中非中青年军官交流。中非双方将继续加强和平安全领域各层级、多领域交流平台建设。
3.4.2.4双方将继续加强在打击国际恐怖组织方面的情报交流和行动协调,支持非洲国家提升反恐能力,继续就维护亚丁湾、几内亚湾、印度洋和索马里海域航道安全开展合作。非方赞赏中方在国际机构倡导支持非洲打击恐怖主义的倡议。考虑到萨赫勒地区目前已成为非洲受恐怖主义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非方希望中方给予更多支持,打击这一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祸害。
3.4.2.5中方将继续根据非洲国家警务部门需求举办执法培训项目,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非方提供警用装备援助。
3.4.2.6双方将在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非洲警察组织(AFRIPOL)、地区合作组织和双边安排框架下,加强情报交流和案件协查。
3.4.2.7中方愿与非洲警察组织开展机制化合作,与东非14国定期举行执法安全部长级对话,与东非警察首长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安保、打击跨国犯罪和执法能力建设合作。
3.4.2.8双方将合作打击轻小武器、弹药非法转让和滥用,愿就轻小武器、弹药识别和追踪、最终用户管理等问题开展政策经验交流,向非方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和力所能及的物资援助。
3.4.2.9双方将在打击侵害人身安全犯罪、非法采金(矿)和走私贩运野生动植物等导致环境退化和影响国家安全犯罪、禁毒、追逃追赃、打击贩卖人口和人骨犯罪等领域加强合作。双方还将鼓励科学交流,推动开发快速检测系统,以识别非洲市场上销售的假药、假币及其他任何物品。
3.4.2.10双方将加强合作打击非洲大陆上的非法移民和人口贩运。中方愿支持非盟落实《非洲移民政策框架》和《2018—2030年行动计划》《非洲移民与发展共同立场》《非洲大陆防止贩运人口政策》《非洲大陆防止偷渡移民政策》《非洲大陆关于返回、重新接纳和重返社会的指导方针》《非盟关于非洲难民问题公约》等。双方鼓励商签司法互助和引渡协议,为各自领事保护提供便利。
3.4.2.11双方将进一步便利各领域人员往来,简化签证申请手续,为官员、商人、游客和学生提供便利,提高签证审发效率。
3.4.3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
3.4.3.1非方欢迎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赞赏中方为增强发展中国家有关人工智能发展能力和全球治理权利所作努力,愿同中方共同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大决议。
3.4.3.2双方认为应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原则,不断弥合智能鸿沟、数字鸿沟,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以联合国为主渠道的相关国际治理框架,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反对利用技术垄断和单边强制措施制造发展壁垒,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双方还计划合作防范人工智能使用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
3.4.3.3双方将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和《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等国际框架下,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加强在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新技术合规安全应用、个人隐私保护、互联网法律法规等方面交流,在适用情况下共同推进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
3.4.3.4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等领域开展交流对话。
3.4.3.5双方将鼓励中非国家级计算机应急响应组织(CERT)建立联系和交流,开展跨境网络安全事件处置、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加强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方面合作和开展研学。
3.4.3.6非方赞赏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在深化中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愿同中方一道,利用好中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交流合作基地等平台,共同推动落实论坛达成的共识。
3.4.4核安全、生物安全、防扩散
3.4.4.1双方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支持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呼吁核武器国家采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或就此发表政治声明,支持谈判关于向无核武器国家提供消极安全保证的国际法律文书。
3.4.4.2双方呼吁所有核武器国家全力支持非洲无核武器区,包括批准《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即《佩林达巴条约》)附加议定书,继续支持地区国家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的努力。
3.4.4.3双方将加强在和平利用核技术领域合作,继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非洲核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和训练区域合作协定》和非洲核能委员会等平台加强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公正合理且考虑发展中国家实际国情和需求的核领域全球治理新秩序,探讨签署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非盟和平利用核技术领域三方合作文件,利用各方优势资源为非洲国家和平利用核技术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3.4.4.4双方将支持核能基础设施建设、铀资源开发利用、核技术应用推广等项目,带动非洲国家和平利用核技术产业发展。
3.4.4.5双方将致力于促进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维护《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国际法权威,加强政策协调和务实合作。
3.4.4.6双方认为和平利用科技是国际法赋予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支持联大“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决议。
3.5国际事务合作
3.5.1双方认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非之间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一致的发展任务,将携手捍卫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和共同利益,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确定性。
3.5.2双方注意到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中方赞赏乌干达成功举办不结盟运动第19次峰会和第三届南方首脑会议,支持非洲国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非洲人士担任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
3.5.3双方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主张各国不分大小、人口多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都应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5.4双方呼吁对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进行必要改革和加强,纠正非洲遭受的历史不公,包括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代表性。中方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支持就优先解决非洲诉求作出特殊安排。双方认为,厄立特里亚、南苏丹、苏丹、津巴布韦有权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继续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美西方结束对以上国家长期制裁和不公正待遇。
3.5.5双方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以发展为导向,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妥善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的发展失衡问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极限施压,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改革,推动各方尊重彼此正当利益和合理关切,增添全球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双方愿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沟通合作,一致同意在世界贸易组织继续讨论《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
3.5.6双方呼吁加快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双方将加强合作推动全球融资治理体系实现全面变革,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求。发达国家应承担发展筹资首要责任,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和气候融资义务并特别关注脆弱国家。多边开发银行应丰富和创新投融资工具,提供更多支持减贫和发展的融资工具,提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参与度和投票权,在特别提款权分配上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债权方,必须积极参与减缓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发展资源。双方将共同努力筹备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未来峰会及将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西班牙举行第四届发展融资国际会议。
3.5.7双方认为,发展人权事业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国有权走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实现善治、民主、尊重人权、公正和法治的非洲。双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合作,共同举办人权交流和培训项目,举办中非人权合作论坛,一致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支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多边人权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3.5.8中方赞赏南非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祝贺埃塞俄比亚、埃及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欢迎更多非洲国家参与金砖合作。
3.5.9中方支持非洲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愿通过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等平台,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
3.5.10非方赞赏中方支持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中方将继续同非洲国家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77国集团和中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大二委等框架下加强沟通,在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工业化、发展筹资等问题上加强协作。
3.5.11双方认为,非洲是国际合作的伙伴,不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呼吁更多国家和组织与非洲结伴,就其发展形成有效合力。中方将在充分尊重非洲国家意愿的基础上,同有关各方开展涉非三方和多方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4.治国理政,现代化和文明交流互鉴
4.1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4.1.1双方认为,实现现代化是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非携手推进各自现代化是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双方尊重彼此自主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支持彼此探索基于自身文明特色和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模式,将携手落实“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探索现代化发展路径”高级别会议上达成的重要共识,扩大国家、立法机构、政府、部门和地方间交流,不断深化治国理政、现代化发展、减少贫困等经验交流。非方愿通过推进自身现代化进程,同中方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4.1.2中方将同非方加强发展经验交流,根据非方意愿,协助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助力非洲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4.1.3双方将加强发展理念对接,打造中非现代化经验交流机制平台和自主知识体系。
4.1.4双方赞赏中非智库、学者共同发表《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又称“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将致力于探索独立自主、互尊互鉴、以民为本的发展道路,倡导和鼓励中非智库联盟网络平台建设,高质量建设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深化双方在治国理政、现代化发展等方面交流互鉴。
4.1.5双方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经验分享,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治理机制、提升运营效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1.6双方将完善“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运作,继续举办“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加大对“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支持力度,推动中非联合仲裁中心发展,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
4.2文明交流互鉴
4.2.1双方认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对构建中非高水平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双方愿携手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卫生、旅游、体育、青年、妇女、智库、媒体和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
4.2.2双方将致力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呼吁各国推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决反对将个人价值观及模式普世化,坚决反对搞意识形态对抗。
4.2.3双方将继续举办中非文明对话大会,支持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支持在中国举办非洲文明展,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4.2.4双方将推动互设文化中心,支持学术研究、新闻出版、影视制作等机构交流合作,密切青年交流和互访,加强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方面经验分享。
4.2.5双方将加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举办中国—非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对话会。
4.2.6双方将加强在联合考古、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博物馆展览等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开展古国古迹联合探源考古,合作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推动盗窃、盗掘或非法交易的文化财产返还原属国。
4.3反腐败合作
4.3.1双方认识到,廉洁是包括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内世界各国的共同价值追求,打击腐败对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加强反腐败治理互学互鉴,为中非合作营造更加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
4.3.2双方将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主渠道地位,利用国际法律文件强化追逃追赃合作,共同推进跨境腐败治理,并在本国法律允许范围内,以更灵活方式加强协调配合。
4.3.3双方将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的协调配合,推动构建公平、有效、包容的全球反腐败治理规则体系。鼓励加入并运用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GlobE)合作打击腐败跨境流动,拒绝为腐败人员和资金提供避风港。
4.3.4双方将在坚持公平正义、尊重差异、平等互鉴、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司法、执法和立法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商签《引渡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及其他相关协议。
4.4智库交流
4.4.1双方认识到,智库是中国和非洲国家思想理念交流的重要载体。双方高度评价在学术交流领域合作成果,将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增进双方理解提供沟通平台,为中非务实合作提供理念支撑。
4.4.2双方将继续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智库论坛”,推动落实“构建中非智库合作网络倡议”,支持中非学术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鼓励相关机构开展联合研究。
4.4.3双方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非洲研究联盟建设,开展科研信息化和决策研究合作,推动理论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5.“一带一路”合作和非盟《2063年议程》
5.1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
5.1.1中方支持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在“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二期优先行动计划 (PAP II 2021-2030)框架下,落实旨在促进非洲联通的项目。双方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二期优先行动计划框架下项目对接,推进包括海上航线和航运公司在内的中非物流联通,进一步促进贸易增长。
5.1.2中非双方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合作,特别是铁路、道路、港口和机场建设,显著改变非洲大陆面貌,对非洲经济增长、区域一体化、人员和商品自由流动产生积极影响。“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IDA)”旨在通过高效协作,支持非盟在非洲大陆开展交通、能源、数字经济、水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中方将支持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在非洲五个次区域实施联通项目,促进国家、次区域和非洲大陆整体经济一体化,减少非洲基础设施赤字。这些基础设施将促进非洲内部贸易以及中非贸易,有助于实施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
5.1.3中方鼓励私营企业在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参与“一带一路”合作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与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非洲次区域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协同努力,扩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
5.2投资和产供链合作
5.2.1双方认为,投资和产供链合作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非方高度评价自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方为非洲援助实施11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感谢中方积极扩大对非投资。
5.2.2非方欢迎中方提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网络,将同中方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5.2.3中方将协助非洲国家结合国情实际制定工业发展战略,继续挖掘中非产业链合作潜力,推动中非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5.2.4中方将举办中非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定期发布《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开展银团贷款合作、三方合作、公私合营,不断推动中非合作模式优化升级。
5.2.5中方将支持地方对非经贸交流平台建设,推动双方地方工业园区联动发展。
5.2.6双方将加大支持对中小企业发展合作的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鼓励中非中小企业开展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合作。中方将开展支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计划,支持非洲更好利用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通过可及、可负担的融资促进当地就业和民生改善。
5.2.7双方将因地制宜开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合作。中方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洲贸易供应链、绿色产业链、现代服务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信息通信产业、能源电力、数字基建等领域投资,鼓励在当地扩大招聘规模、培训当地员工。
5.2.8中方将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聚焦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中非经贸合作区等重点平台,加大对中非传统和新兴合作领域承保支持力度。
5.2.9双方将共同维护矿产供应链稳定,通过发展冶炼技术推动非洲矿产品增值,支持扩大矿产品冶炼、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在非洲开展矿产品深加工项目,带动非洲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5.2.10中国将与非洲国家签署或升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鼓励和促进双向投资,保障双方企业合法权益,为投资合作营造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5.3科技合作与知识共享
5.3.1双方认识到,中非科技创新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发展迅速,正成为中非关系发展的新亮点。双方高度评价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非科技创新合作取得的新成果。非方赞赏中方分享科技成果、创新发展经验和最佳实践,助力非洲加速数字化转型。
5.3.2双方支持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将继续举办中非创新合作大会、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5.3.3双方将共同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中非科技伙伴计划2.0,在科技人员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和科技园区方面加强合作,实施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空间信息科技、科技减贫等专项合作计划。
5.3.4双方将发挥“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作用,继续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现代农业、防灾减灾和公共健康等领域加强合作,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框架下,实施“非洲粮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发展科学行动计划”,开展研究项目,助力非洲发展。
5.3.5双方赞赏《中非航天合作白皮书》发布,将继续商讨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建立航天合作机制。
5.3.6中方将继续举办中非北斗合作论坛,推动在非洲国家建设北斗应用合作发展中心,在农业、交通等领域推广北斗应用项目合作,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非洲各国。
6.加快实现非洲农业现代化
6.1农业合作和技术转让
6.1.1双方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推动非洲各国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之一。双方将携手落实“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通往现代化之路”高级别会议上达成的重要共识。非方赞赏中方在2023年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布的《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高度评价中方同非盟共同编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双方还将共同研究适合非洲当地条件的农业技术。
6.1.2中方将支持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非洲本地化生产肥料、农药和小型农机具,帮助非洲实现进口替代,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延长农业产业链。双方将鼓励各自企业合作探索发展生态友好型农牧和旅游产业,建设和运营一批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延长相关产业链并提高附加值。中方将在非洲建设卫星遥感探测中心、地球科学实验室和气象站,加强同非洲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粮食减损、支持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等领域科技合作。双方将依托信息和数字领域合作,尤其是通过电子商务,开展人员培训和经验分享,共同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促进农业领域创业和就业,扩大非洲经济作物市场。
6.1.3双方将加强非洲农产品输华检验检疫机制合作,丰富和完善“绿色通道”,探索通过中国保税区和非方自贸区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农产品贸易合作。双方将鼓励中非跨境农产品仓储物流项目建设。
6.1.4中方将通过援助、租赁、合作经营、合资组装生产等方式加强对非洲农业机械化支持,提高非洲国家农业生产效率。中方拟与非洲国家共建中非热带农业科技中心(联合实验室),考虑推广木薯新品种和新技术。中方还将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提升水稻价值链、实现粮食系统和土壤健康的可持续转型。中方将通过多项举措,支持非洲应对粮食危机、营养危机、气候变化、土壤肥力管理和减贫,实施有机和生态农业建设。
6.1.5中方将鼓励企业加大在农业领域对非洲投资,探索开展农渔业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物流等全产业链合作,参与非洲农渔业合作园区、粮仓等建设。组织召开中非农业重点产业技术交流与投资贸易推介活动,为双方合作搭建平台。
6.1.6双方赞赏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建立三方合作示范中心,共同在农业、畜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并面向所有非洲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和发展规划。
6.1.7双方将充分发挥中非农业合作机制作用,举办农业科技论坛、农业企业家对话会,推动更多非洲国家商签农业合作文件,建立政策信息沟通机制,协助非洲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规划。双方确认2023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非农业论坛中提出的目标,即到2030年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额达200亿美元。中方还将鼓励对非洲农业领域直接投资,支持非洲农业增值贸易,发展非洲地理标识,提升农业生产力。
6.1.8双方将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非洲科学院牵头建立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举办中非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推介活动,促进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
6.1.9双方赞赏首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在中国海南、四川、陕西、江苏落地,将继续发挥上述中心作用,强化农业技术分享、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6.1.10双方将支持中非科研机构在平等共享成果的基础上,就绿色发展、植物保护、动物疫病防控等现代化农业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中非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促进农业遥感、大数据等技术在非洲应用。
6.1.11双方将继续深化渔业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实施渔业和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助力非洲国家提升渔业养殖、水产品加工、资源调查与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冷链运输等领域能力,共同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的捕捞活动。
6.1.12双方将继续深化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等联合国机构合作,参与粮食和农业治理领域的国际机构和制度框架深度改革。双方将继续加强同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金融机构以及非洲绿色革命联盟、国际竹藤组织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合作。
6.2减贫与乡村发展合作
6.2.1双方认为,贫困是人类的天敌,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也是非盟《2063年议程》首要愿景之一。双方加强减贫与乡村发展领域合作,将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非方赞赏中方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实现现行标准下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感谢中方自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为非洲援助实施47个减贫和农业项目。
6.2.2双方赞赏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发起“百企千村”活动,将继续围绕减贫和乡村发展开展交流合作,继续根据受惠国家需要和农业发展状况,向非洲国家派遣农业专家。
6.2.3双方将建立多层次减贫与乡村发展对话机制,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等活动,根据非洲国家需要举办非洲基层减贫交流活动、减贫与乡村发展政策研修班。
6.2.4双方将发挥中非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作用,促进中非减贫经验分享,为非洲国家加快减贫进程,尽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技术支持。
6.2.5双方将共同推进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减贫专项合作计划,推动中方科技减贫技术和经验在非落地应用,提升非洲国家减贫发展内生动力。
6.3粮食安全
6.3.1双方认为,保障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福祉、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非方赞赏中非农业合作为非洲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自给和维护粮食主权作出的积极贡献,将与中方共同维护粮食供应链安全,携手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6.3.2非方赞赏中方在全球发展倡议项下发起“促进粮食生产专项行动”,欢迎中方启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帮助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感谢中方多次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与非方开展农业技术领域合作,支持非洲农业现代化。
6.3.3双方将加强粮食作物全产业链合作和芝麻等油料作物育种合作,推动高产蛋鸡、白羽肉鸡良种在非发展,推动非洲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双方将开展技术合作,增加对许多非洲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的传统粮食作物产量。
6.3.4中方将通过技术援助、南南合作、三方合作等方式,在非洲国家推广实用旱作农业技术,开展干旱早期预警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应对干旱能力和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7.优先支持非洲工业化、能源和贸易
7.1加快非洲工业化
7.1.1非方赞赏中方在2023年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起的“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支持《非盟加快非洲工业化发展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以及联合国发起的第三个非洲工业发展十年(2016—2025)。在2018年中非产能发展倡议、2015年中非工业发展计划和农业现代化计划、非洲自贸区协议、非洲矿产愿景(AMV)和非洲加速工业发展行动计划(AIDA)的基础上,中方重申对促进非洲包容性发展的承诺,乐见非洲在2063年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制造中心。双方认为增值是首要任务,中方将通过对精炼、加工等领域的直接投资,支持非洲矿业价值链升级。
7.1.2中方支持非洲发展制造业,创造“非洲制造”品牌,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到更高水平。中国鼓励中资企业同非洲企业推动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调合作,探索建立中国和非洲中小微企业对话机制。
7.1.3中方将加大支持非洲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自贸区建设,促进非洲工业化。中方将依托在非洲各类合作园区,与非洲国家共同推动在各次区域建设具有自己品牌和特别优惠政策的示范园区,促进次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7.1.4非方将继续推进改善非洲营商和投资环境的政策,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外国直接投资进入非洲,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双方将探索合适的伙伴关系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建设—运营—获取、建设—运营—转让方式的投资和公私合营伙伴关系,为实现非洲工业化创造更好条件。双方将加强经验分享和技术转让,支持非洲工业化人才培养,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合作,特别是帮助青年和妇女开展能力提升培训,促进性别平等,鼓励青年和妇女创业。
7.2能源合作
7.2.1双方认为,能源是关乎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非方赞赏中方为非洲援助实施绿色环保项目,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愿同中方探索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合作方式。中方将鼓励对非洲包括太阳能、风能、绿氢、水力发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中国和非洲国家将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业经验、最佳实践和创新想法进一步深入交流,开展综合性能力建设项目,为非洲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家、企业和团体赋能。
7.2.2双方将在2021年达喀尔《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和2023年内罗毕非洲气候峰会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增进合作,增加非洲可再生能源利用。双方将加强能源发展战略对接,因地制宜开展联合研究,提升非洲地区能源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方将支持在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框架下的非洲大陆电力系统总体规划。
7.2.3.1 中方愿支持非方开发、利用能源资源,鼓励本国企业本着市场原则,参与非洲能源设施的升级改造,继续开展水电等领域能源合作。
7.2.3.2 中方将支持非洲利用包括热力发电在内的现有能源资源,并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引入合适技术,使其更加环境友好。双方将建立相关政策框架,推动可再生能源投资,促进市场竞争,确保长期可持续性。非方将提升监管机构职能,增强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者的信心。
7.2.4 中方将积极支持非洲国家完善能源政策,升级改善非洲大陆发电和输电网络,使其更加高效可靠。中方将就此为相关非洲国家政府和主要企业开展职业培训。
7.2.5 双方欢迎中国—非盟能源伙伴关系发挥积极作用,中方将助力非洲国家制定投资政策,鼓励建立合资企业,推动非方加入全球绿色产品供应链能力建设,推动非方绿色低碳转型产业能力发展。中方将充分发挥在太阳能、风能利用方面的优势,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扩大对非洲节能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投资规模,共同建设光伏示范项目,支持中非能源创新合作加速器项目,推进绿色产业合作,助力非洲国家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7.2.6 中方将实施清洁能源供电专项工程,向非洲国家援助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支持企业在非洲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发电项目。
7.2.7 双方将举办中国—非盟能源伙伴关系框架下第二届能源合作项目推介会,加强在能源领域政策对话和技术交流,推动双方智库就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技术、管理等开展经验交流。
7.3贸易便利化
7.3.1非方赞赏中方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税目输华产品提供零关税待遇,为非洲特色优质产品对华出口提供便利,高度评价中非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5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7.3.2中方赞赏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将继续向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秘书处提供后勤、物资和技术援助。双方将发挥中非经济合作专家组作用,不断扩大自贸区建设领域合作。
7.3.3中方赞赏非洲通过《数字贸易议定书》,为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创造一体化的数字市场。中方愿与非洲加强数字贸易务实合作和规则对接,支持本国企业在非洲拓展5G网络、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合作,促进非洲数字贸易发展。
7.3.4中方将主动扩大对非洲市场开放,使非洲商品和服务以更优惠、更有竞争力的条件进入中国市场,完善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各项措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粮食交易电子平台,并与中国粮食交易平台开展合作。双方呼吁在非洲普及泛非支付和结算系统以及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鼓励中非双方使用本币进行交易。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有利于非洲的贸易便利化举措,加快各领域规则协调,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进口非洲高端工业制造产品。
7.3.5中方愿加强与非洲国家对接,继续分享中方海关规定和信息,并通过对非洲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利益相关方开展培训等方式,便利非洲产品输华。
7.3.6中方将继续举办非洲好物电商促销活动和旅游电商推广活动,深化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中方愿继续办好重大展会,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立“非洲产品展区”,欢迎非洲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展会,通过展会渠道举办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推介本国产品和服务。中方将推动本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方举办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展览会。非方欢迎阿尔及利亚主办2025年第四届非洲内部贸易博览会(IATF),邀请中方开拓非洲市场的广阔机遇并在不同经济领域开展商务往来。
7.3.7中方将支持非洲国家建设畜牧、菌草、热带特色作物等出口示范区和贸易展览中心,提升对华出口能力。
7.3.8中方将为非洲国家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卫生检疫等方面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助力大豆、牛肉、坚果、咖啡、可可、红酒等农食产品及水产和渔业产品贸易加速发展。
7.3.9非方赞赏中方在全球发展倡议项下实施“智慧海关”合作伙伴计划,愿积极参与“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中方将扩大与非洲国家海关在通关便利、执法和能力建设等领域合作,共同打击假冒侵权、商业瞒骗、非法走私文化遗产和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7.4基础设施建设
7.4.1双方认识到发展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保障,将携手落实“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通往现代化之路”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发展平台”高级别会议上达成的重要共识。非方赞赏中方自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在非洲援建21个设施联通重点项目,助力非洲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中方愿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商业原则以投建营一体化、公私合营等方式参与非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非洲实现工业化创造更好条件。
7.4.2双方将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公路、铁路、物流、海外仓等领域合作。
7.4.3中方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非洲港口建设运营,建设集装卸、物流服务、贸易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支持海运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新开中非之间海运航线。
7.4.4双方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机场和航空公司,支持空运企业根据双方航权安排及市场需求增开航线航班。中方愿与非方加强民航领域标准互认,推进标准互联互通。
7.4.5双方鼓励交通领域绿色转型,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运用中国高科技的绿色转型。
7.5数字经济
7.5.1双方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赞赏中非数字合作论坛和中非数字能力建设合作论坛成功举办。非方赞赏中方自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为非洲援助实施18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助力非洲国家数字化转型,支持中方提出“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双方将致力于共建中非数字合作生态,共享数字红利,弥合数字鸿沟。中国将支持非方数字转型,推动加速非洲国家创新进程。
7.5.2中国将与非洲国家共同实施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加强战略对接,深化数字政策、数字基建、数字创新、数字转型、数字安全、数字能力合作,携手推动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弥和数字鸿沟,以数字化推进现代化,实现共同发展和成果共享。
7.5.3非方将积极参与中方在全球发展倡议项下提出的“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加强能力建设提供支持。
7.5.4非方赞赏中方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并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开放共享数据,赞赏中方向非洲提供卫星测绘成套数据产品,为非方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双方将在保护用户信息的同时,共同努力增强电信、信息和通讯技术应用。
7.5.5双方将共同推进高性能计算、机器人等领域合作,支持数字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探索共建先进数字技术合作中心和创新加速器。
7.6融资合作
7.6.1双方认为,融资合作为中非高质量合作注入强劲动力。非方感谢中方在2021年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了“九项工程”,并在此框架下为非洲提供100亿美元授信额度和100亿美元贸易融资额度,鼓励中国企业新增对非100亿美元投资,向非洲国家转借1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非方赞赏中方通过多双边渠道,为非洲国家应对债务问题作出积极贡献,敦促其他双边官方债权人、商业债权人和多边债权人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原则参与非洲国家债务处理和重组。双方祝贺非洲开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实施第一阶段总额20亿美元的“非洲共同增长基金”。中方期待向非洲开发基金(ADF)第17次增资贡献力量。
7.6.2双方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改革贷款审批程序,支持非洲国家更高效获取发展融资。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履行为非洲应对气候变化所做资金承诺。
7.6.3中方将实施非洲金融机构合作计划,加强同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和非洲能源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合作。中方欢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第三个执行董事席位,提升非方在该组织中的发言权。
7.6.4中方将支持丝路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积极拓展对非投资。中方愿通过优惠性质贷款、其他类型贷款、股权投资、贸易融资相结合方式,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农业和制造业发展以及全产业链综合开发,并依托上述各类融资支持,向非方提供普惠金融综合服务,通过贷款、与双多边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等方式支持非洲国家民生项目建设和非洲中小企业能力建设,增强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7.6.5双方将继续发挥“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作用,加强双方金融机构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支持中国金融机构在非洲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人民币在非洲地区使用。
7.6.6中方将在遵循多边规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资源,拓宽资金渠道,促进信息分享,加强能力建设。
7.6.7双方呼吁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按时完成2025年股权审议,通过增资等方式有效增强多边开发银行融资和贷款能力。双方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25年6月前尽快提升中方份额,兼顾非方关切。双方呼吁推动特别提款权改革,充分考虑非洲发展融资需求。多边开发银行应为非洲国家提供更多长期优惠性质贷款和补贴,在不影响官方发展援助的前提下填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资金缺口。双方呼吁国际金融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根据各自授权,视情考虑使用多维脆弱性指数,作为现有实践和政策的补充,重新审查修正债务可持续性的重大问题。中方赞赏2023年10月在摩洛哥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会议,重申《马拉喀什宣言》目标的重要性,加速为非洲崛起融资,以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使其更加公正,更有利于非洲发展,并在尊重非洲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增进人民福祉的基础上,实现非洲发展的优先目标。
7.6.8双方重申,由于信用评级影响借贷成本,某些国际机构在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作出信用评级时,必须秉持更加客观、透明的态度。双方鼓励在非洲开发银行支持下建立非洲评级机构,建立一种新的评级文化,充分考虑非洲经济体的特殊性,同时呼吁重新评估非洲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纳入非洲大陆的绿色财富。
8.支持非洲人才培养和妇女儿童赋权
8.1教育
8.1.1中方高度评价非盟将“教育适合21世纪的非洲人:建立有韧性的教育体系,扩大非洲包容、终身、高质量和审慎教学”作为2024主题年,支持非洲实现教育转型,认为这将有助于推动非洲经济社会转型、提升人民福祉。双方认识到教育合作是中非合作永续发展的关键,愿推动《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和非盟教育主题年对接,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
8.1.2非方高度评价中方在非洲国家实施“鲁班工坊”等职业技能培训,感谢中方在物资设备、技术指导、师资力量、人才培训、提升农村等地区学校科学技术可及性等方面提供支持。中方将继续实施“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同非洲国家建设高水平“鲁班工坊”,增设更多专业,开展工程技术办学。
8.1.3双方将继续支持非洲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中方愿与非洲国家教育部门签署国际中文教育合作协议,通过共设中文专业、培养中文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等形式,支持非洲中文教育发展。
8.1.4双方将支持中非高校实施“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非洲校园:中非合作加强非洲高等教育”项目,支持非洲专业研究人员来华学习访问,加强中非高校科研交流合作。
8.1.5中方将与非洲国家合作推动设立“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学生课程共享、文化遗产教育等,打造数字教育“样板间”,推动数字教育在更多非洲国家落地。
8.1.6中方愿设立中非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教师培训合作计划,未来为非洲培养培训STEM教育教师。
8.2人才培养
8.2.1双方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和非洲发展振兴的关键在于将人才红利转化为助力本国现代化发展的动能,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非方赞赏中方通过政府奖学金和多双边培训向非洲国家提供优质教育。中方将继续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为非方培养面向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科技创新增效、面向民生福祉改善的各类人才。中方将在农业、渔业、航天卫星、计算机、医药、公共健康、工程、油气技术等方面支持非洲国家人才培养,并支持非洲国家学生在科技、工程和数学等方面培训。
8.2.2中方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研修名额,为非方培养数字、科技、卫星科学、航空、医药、税收征管、文化旅游、医学等领域人才,鼓励中国企业在非洲创造就业。中方将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与行业对接,为非洲学生在华就读期间提供实训机会。
8.2.3中方将在非洲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具备条件的非洲国家合作共建中文工坊,为非洲培养懂语言、通文化、精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8.2.4中方将支持非洲国家开展医疗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帮助非洲提升医疗诊断和治疗专业化水平,并为非洲矿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
8.2.5双方将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合作,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等方面开展理念互鉴和经验分享。
8.2.6中方将继续推动实施非洲青年农学研究者卓越培训计划,支持非洲乡村发展领导者培训。
8.2.7中方将在实施“20+20中非高等教育合作计划”的基础上,启动“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愿加快实施非洲医疗卫生支持计划,支持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ACDC)可持续发展,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体系服务,加大对非洲卫生人员培训,在医疗护理、医学教育研究等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8.2.8中方将落实中非文化和旅游培训合作计划,持续推进非洲人力资源培训,加大同非洲在旅游发展领域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增强非洲国家旅游承接能力。
8.2.9中方将落实非洲媒体职业培训计划,帮助非洲国家在新闻、广播、电视、旅游等领域培训高水平从业人员,支持非方增强广播、电视领域传播能力。
8.2.10中方将支持1000名非洲科技人员来华培训,开展30个联合实验室项目,欢迎非洲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际杰青计划”和“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专项合作计划,通过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400名)、中非伙伴研究所交流项目等平台来华工作交流,鼓励非洲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通过联盟奖学金和人才项目,为非方培养300名研究生和30名专业领域人才。
8.2.11中方将支持非洲培养一批能够独立开展神经外科、心脏等高端手术的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开展医技、医工等医疗职业技能人才培训。
8.2.12双方将加强数字领域理念互鉴和经验分享,鼓励双方研究机构、智库、大学加强合作,共建能力建设合作平台,共同培养1000名数字人才。
8.2.13中方将通过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等方式,支持非洲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在“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框架下,每年提供不少于100个线下培训名额。
8.3妇女与青年
8.3.1双方认为,青年和未来一代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妇女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双方将致力于加强青年、妇女交流合作,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建立属于中非人民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根据非盟《2063年议程》和《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战略(2018—2028)》,双方同意在尊重不同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等方面合作,特别是在就业、领导力、体面劳动、创业、教育学习、农业、健康、融资、预防和应对性别暴力等领域。
8.3.2中方将继续举办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和中非青年大联欢,持续推进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等机制建设,通过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汉语桥”比赛和互访团组等,推动中非青年加强合作交流。双方将推进实施新项目,提升在减贫、乡村振兴、信息和通信技术、金融科技、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和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能力建设,推动非方发掘相关领域重大潜力,并提高这些行业的女性参与度。
8.3.3双方支持中学生科普立方星项目,将建立中非青少年航天联盟,搭建中非中学生航天交流平台,探索科普教育中非航天合作新模式,为推动实现非洲新兴航天国家发展愿景奠定基础。
8.3.4双方将加强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领域交流合作,支持中非高层女性对话和专题研讨,办好中非妇女论坛,实施支持妇女小额物资援助,开展非洲妇女能力建设培训,共同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双方将启动为女性创业者和企业家特别开设的金融、培训和辅导计划,确保女性在各行业和供应链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承认女性所作贡献,提升女性发言权。双方还将开设青少年教育、技能训练和创业课程,为年轻人提供在各行业取得成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支持青年主导的创新中心、孵化器和创业加速器,推动制定应对地方和全球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中方将实施妇女、青年专项培训计划,开展“非洲女性创业者教育赋能计划”。
8.3.5非方欢迎中方实施非洲青年创新创业计划,愿支持中方实施第二届非洲青年创新创业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带动非洲青年就业创业,助力非洲创投项目孵化。
8.3.6中方将继续加强与非洲在残疾人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在康复、体育、教育和就业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在相关青年和妇女培训项目中,积极考虑将残疾青年和残疾妇女作为受益和培训对象,促进残疾人可持续包容发展。
8.3.7中方将举办中非武术交流论坛,在非洲设立中国—非洲乒乓球训练中心并举办乒乓球训练营。
9.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
9.1气候变化
9.1.1双方认为,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和非洲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充分肯定双方在适应及减缓气候变化合作中采取的举措和作出的巨大贡献。中方积极评价2023年9月在内罗毕举办的首届非洲气候峰会,呼吁落实在此次峰会上作出的气候融资承诺,并敦促发达国家加大支持。中方祝贺摩洛哥和埃及成功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第22次和第27次缔约方大会,两次大会取得实实在在成果,尤其是坚持维护和落实《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通过体现非洲共同崛起的《马拉喀什行动宣言》、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以及形成促进公正转型的工作机制。非方感谢中方自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为非洲援助实施17个绿色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
9.1.2中方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和“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与非洲国家共同落实《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推动“非洲光带”项目实施,通过物资援助、交流对话、能力建设、联合研究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9.1.3中方将同非洲国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知识产品共享,加强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等领域能力建设合作和联合研究。
9.1.4双方赞赏在阿联酋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的务实成果,认为《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基础,呼吁各方恪守其宗旨、原则和制度框架,特别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照顾和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需求、困难和关切。
9.1.5双方重申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应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制裁和绿色壁垒,强调全球经济增长与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密切相关,应以公正、有序、公平方式实现能源转型。
9.1.6双方将致力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化绿色发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气候治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9.2生态保护
9.2.1双方认为,生态保护合作已成为中非合作重要领域,高度评价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为双方加强环境政策交流对话、开展环保合作和联合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将继续实施“中非绿色使者计划”“中非绿色创新计划”等项目。中方支持非盟发展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AUDA-NEPAD)气候韧性和适应中心运营。
9.2.2非方赞赏中方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展现的领导力。双方将发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作用,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实现。
9.2.3中方将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邀请非方参加“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人才互通计划以及绿色低碳专家网络和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政策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支持非方提升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9.2.4中方将推进“中非竹子中心”项目建设,同非方共同推动“以竹代塑”等竹藤领域合作,实施竹藤国际合作示范项目。双方将加强对国际竹藤组织行动支持,鼓励更多非洲国家加入该组织。
9.2.5中方愿同非方深化荒漠化防治领域交流合作,分享荒漠化综合防治经验,持续为“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双方祝贺成立国际抗旱联盟,以推动国际社会应对南北国家面临的干旱问题。
9.2.6双方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履约交流,支持非洲热带雨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开展草原监测和修复,推动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双方将推广可持续实践和技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业领域资源效率。
9.2.7中方将支持非方开展水资源和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愿同非方在水资源配置、水旱灾害预防、农村供水、节水灌溉、水生态修复、非常规水源利用、小水电开发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
9.2.8中方将推动增强非洲国家提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能力,多种形式支持非洲国家建设垃圾填埋厂、焚烧厂等公益环保设施。
9.2.9双方积极评价中国—非洲地学合作中心在技术应用、信息共享、绿色矿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共同开展地学研究、地质灾害管理、矿产开发、人才培养等领域务实合作,助力非洲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9.3海洋合作、自然灾害管理及预防
9.3.1双方赞赏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成立,将积极落实《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中非海洋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4—2026)》,深入推进在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生态修复、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综合海洋管理、蓝色经济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在非洲地区推广海洋遥感在线分析平台,开展海平面变化及影响评估,编制海洋空间规划,帮助非洲国家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9.3.2双方将继续加强在海上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船员证书互认等方面交流合作。
9.3.3双方将利用国际海底管理局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深海规则制定,为全球海洋治理作出贡献。
9.3.4中方将与非洲国家在地震科技和减灾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支持非洲减灾研究中心在非洲地震和火山活动监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非洲减灾能力建设。
9.3.5中方将与非洲国家深入推进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建设,与非方共享自然资源陆海卫星数据、产品、软件和工具,在卫星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开展深度示范合作。
10.社会人文合作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0.1卫生健康和非洲药品产业
10.1.1双方认识到,卫生健康合作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非方高度评价中方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向非洲53国和非洲联盟提供2.4亿剂疫苗援助和各类抗疫物资,向17个非洲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赞赏中方自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援助建成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实施25个医疗卫生项目,援建或升级8个医疗卫生设施。双方将根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致力于实现《难民问题全球契约》提出的目标,确保无人掉队。中方盼望《非洲2016—2030年度健康战略》贯彻实施,以强化非洲大陆自身韧性和卫生健康领域主权。
10.1.2中方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中国医疗队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分享医疗经验和良好举措,开展巡诊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
10.1.3双方将深化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成立中非医院联盟,举办中非医院发展会议,探索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合作,不断提升中非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双方将努力强化非洲的全民健康覆盖体系,为所有阶层获得基本卫生保健提供便利,包括妇女、老人、新生儿、移民和难民。
10.1.4双方将举办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大会暨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开展卫生健康领域机制性政策对话与技术交流,成立中非卫生健康发展合作知识交流中心,举办中非卫生健康合作智库对话。
10.1.5中方将继续为非洲疾控中心和非洲药品管理局提供支持,通过能力建设、充足的健康基础设施以及建立非洲大陆药品管理实验室,支持非洲快速管控传染病。双方支持通过中非民营企业共同投资,促进非洲药品生产和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包括活性药物原料,协助非洲减少进口药品和医疗设备,维护医药主权。中国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方民营企业投资非洲制药产业。
10.1.6中方将通过分享临床和疾病防控技术、支持重点项目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抗击艾滋病、肺结核、疟疾、血吸虫等传染性疾病以及宫颈癌、心血管疾病等,帮助非洲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营养不良率,助力非洲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灭可避免的疾病,提升非洲大陆健康水平。
10.1.7中方将利用“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示范培训平台,分享卫生政策、初级卫生保健、妇幼健康、医院管理、影像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领域适宜技术,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与培训,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推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
10.1.8双方鼓励中国红十字会与非洲红十字会、红新月会及国际红十字会、红新月会加强交往,在人道主义援助、应急能力建设、社区项目等领域加强合作。
10.1.9双方鼓励加强中非传统医学交流合作,推广并扩大对群众健康的积极影响。中国将凭借其在传统医学领域成熟的专业知识,为非洲制药行业提供支持。
10.1.10中方将与非洲国家合作建设一批中非联合医学中心。围绕心脏、防盲、妇幼保健、日间医疗等领域适宜技术开展高水平交流合作,优化临床制度规范,开展质量控制,探索联合科研,推广最佳实践,带动健康产业发展。
10.1.11中方将支持加快非洲药品管理局建设和实施非洲药品监管和协调计划(AMRH),帮助完善非洲医疗产品监管体系。
10.1.12中方愿同非方探索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工程”,共同挖掘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丰富传统医药治疗手段。
10.2文化、旅游和体育
10.2.1双方认识到,文化是联结中非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旅游是传播文明、增进友谊的桥梁。加强文化和旅游合作对推动中非人员往来、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10.2.2中方将继续在非洲国家开展“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艺汇丝路”等品牌交流活动,支持双方文化艺术团组参与对方举办的国际性艺术节,开展艺术家采风创作活动。双方鼓励非方有关机构、团体参与包括“文化丝路”计划在内的各框架下音乐、美术、演艺、图书馆、文化遗产等领域活动,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等机制。
10.2.3双方将继续落实中非政府间文化协定执行计划,鼓励地方文化交往,支持双方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领域加强交流。
10.2.4中方支持所有非洲建交国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鼓励双方加强旅游交流合作,助力非方旅游产业振兴。中国支持本国航空公司加强同非方航空公司合作,为双方航空往来提供便利。中方支持中国民营企业投资非洲旅游业。
10.2.5中方和非洲国家应当相互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旅游展会,支持非方旅游机构加入世界旅游联盟、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举办中非旅游合作研讨活动,在景区管理、数字技术支撑旅游发展、旅游目的地推广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10.2.6中方将支持非洲群众体育及运动项目发展,愿与单项体育协会共同支持非洲高水平运动员备战参加国际赛事。
10.3新闻与媒体
10.3.1双方认为,新闻与媒体合作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对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加强对话交流,深化传播合作,讲好中非友好故事,展现中非合作的丰硕成果。
10.3.2中方将通过节目交流、联合制作、技术合作、人员互访、人才培养等,促进中非广电视听产业共同发展。中方将支持非洲融媒体中心建设,与非方合作开办非洲儿童频道,开展影视合拍项目,支持非方视听设备更新换代、媒体人员培训、非洲历史影像资料传承保护。
10.3.3中方将在非洲建设媒体传播和文化交流平台,助力非洲媒体融合发展。继续实施中国—非洲新闻交流中心项目,举办面向非洲媒体从业人员的研修班和访学班。
10.3.4中方鼓励非洲媒体加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支持非洲广电媒体能力建设,鼓励中非新媒体、自媒体从业人员开展交流合作,支持中非“网络大V”合作,打造更多优秀作品。
10.3.5双方将继续加强媒体新闻交换和节目联合制作,举办中国影视节目展播、中非电影沙龙等活动,组织中非新闻和影视从业人员互访。
10.3.6双方将继续加强电影领域交流合作,举办非洲青年电影人研修班,支持对方举办国际电影节活动,推动更多中非电影作品进入对方市场。
11.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
11.1双方对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高官会以及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与非洲驻华使团磋商高效成功举办表示满意,将继续发挥现有分论坛作用,进一步丰富论坛内涵,加强论坛机制建设。
11.2双方鼓励论坛非方成员加强与非洲驻华使馆(团)的沟通协调,以便其作为论坛后续机制的重要组成向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通报论坛成果进展情况。
11.3根据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程序规定,双方决定2027年在刚果共和国召开第十届论坛部长级会议,并于2026年和2027年分别召开第十八届和第十九届高官会。
11.4双方一致决定,根据非盟内部地区平等轮任原则,并考虑到除中部非洲外,其他非洲次区域国家均已担任6年任期的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安排中部非洲2个国家在未来6年接续担任论坛非方共同主席。自2030年第11届论坛部长级会议起,论坛非方共同主席任期将由6年缩短为3年。我们欢迎刚果共和国在2024年至2027年、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在2027年至2030年先后接任论坛共同主席国。
- 844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