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SCI论文,如何说服审稿人?(下)

crosscheck 2023-10-24 17:01:45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分别从:

在文章中是否敢说或能说这句话或类似的话:“To our best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report that…..”;

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英语习惯;

保持逻辑性、逻辑性、逻辑性。

三个方面介绍了投稿SCI论文时,如何答复审稿者们的苛刻甚至带有偏见的意见。

本篇文章是上一篇的姊妹篇,将进一步从:

4. 保证文章版面整齐、美观;

5. 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模棱两可;

6. 充分分析和挖掘数据;

7. 尽量选择近期引文,而且挑选潜在审稿者的论文;

8. 最为重要一点: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意见,不要反驳、采用不满甚至威胁的语言。

五个方面详细地解释和说明如何让那些苛刻的审稿者们接受我们的答复,而“愉快地”接受我们的稿件。

4、保证文章版面排列整齐、美观

“细节决定成败”,从first page开始,就要注意保持文章版面的整洁、美观,现在是讲颜值的时代,对人都这么看待,对文章也一样。如果文章first page第一眼看去就乱糟糟的、不整齐,那给审稿者的第一印象一下子就不好了。要知道对你的文章来说,审稿者手握着生杀大权,除了文章水平实在是很高,一般情况下印象分就非常重要。我自己作为审稿者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文章首页就不清晰,不能按照杂志要求去排列,而且内容排列也不整齐,甚至字体都不整齐,尤其是表格和图表不清晰,或者标注不明,这些都会影响审稿者的意见,一般就会这么想:“作者对自己的稿件都这么不认真,研究内容和结果也有可能马马虎虎,或不准确”,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细节问题,不能因小失大。

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的地方:

first page和abstract各自单独一页,保持整洁;

first page中作者姓名、单位标识等要符合杂志要求;

abstract是结构式还是非结构式,要符合杂志要求;

全文保持2倍行间距;

前言、方法、结果和讨论之间保存间距,不要连在一起;

首段不要顶格,每段前留出四个字母的空格;

References要整洁,符合杂志的排列要求。

5、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模棱两可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研究结果都不是统一的,总是有相互不一致和矛盾的地方。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血中TNF-alpha水平,大部分研究发现水平升高,而其它报道没有变化,只有一篇文章是降低。而我们做统计分析时,发现我们病人水平是降低的,与大部分报道不一致,这种情况下,从Introduction开始,我们就围绕自己的发现去展现TNF-alpha可能降低的情况,尤其是重点列出前面那一篇降低的报道。在Discussion中更是重点强调了精神分裂症TNF-alpha降低的可能原因、临床意义等。虽然我们的发现与既往结果大部分不一致,但这就是我们通过实验发现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围绕自己的发现去论述,去保持这个逻辑性,给审稿者的印象就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存在TNF-alpha降低”。我们都知道,研究结果往往是这样相互矛盾的情况,论述时一定要围绕自己的主要发现,不能模棱两可,如果连自己都不自信和坚定的话,那怎么可能让审稿者接受呢? 实际上我在《临床科研设计和SCI论文写作方法》培训班的课堂上也常说“不要担心自己的结果与别人不一致,我们写文章就是要tell a good story,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你说的故事完整,能说服审稿者接受,那就行了”。

(注:这是我提到的这篇文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原文:Decreased serum TNF-alpha levels in chronic schizophrenia patients on long-term antipsychotics: correl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 and cognition. Psychopharmacology 2015; 232(1):165-172).

6、充分分析和挖掘数据

我在《临床科研设计和SCI论文写作方法》培训班的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想发表SCI文章、尤其是高分SCI文章,好的数据统计分析和答复审稿者的意见很关键”。我们收集了很多数据,如何展现出来、如何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采取哪些统计方法?是不是能采用一些高级的统计方法,使文章看起来高大上?而且往往是我们收集了非常多的指标,要不要都分析出来?还是围绕主线去分析?

确实数据统计分析很重要,审稿者们大部分对这一块也很看重,很多好杂志还有统计分析的专门审稿人,以后我会专门对统计分析进行重点和专门说明。另外有两个技巧:

  1. 找专门做统计分析的专业人士帮助,请他们对这一部分提出建议和把关,看看需要采用哪些统计方法;
  2. 阅读相关文献,看看其它文章中类似的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模仿他们的统计方法即可。

7、尽量选择近期引文,而且挑选潜在审稿者的论文

审稿时,我看到很多文章的引文常常都在10年开外,这是可以的,但应尽量多引近期的(如5年内),否则的话,说明作者对最前沿的研究不熟悉,如果连最近的文献都不引用的话,怎么能保证自己文章的novelty呢?还有一点,正如前面项玉涛教授文章中谈到的,现在大部分的杂志让作者自己提供潜在的审稿人,根据我的经验,主编或副主编会挑选其中的2~3位,因此对这些潜在的审稿人,应该尽量多引用他们的文章,尤其是他们近期的文章,这是个窍门吧。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如果作者推荐我为审稿人,而我在此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但作者偏偏不引用我的文章,那我肯定会想:这作者究竟怎么回事呢?肯定是第一印象就不好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正如我前面提到的,研究结果往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种情况下,挑选潜在的审稿者要小心了,需要挑选那些结果与你本文结果一致或类似的文章作者,如果挑选了那些结果不一致的作者,他们会提出系列问题,质疑实验方法、研究对象等等,总之想办法提出很多让你难以答复的问题,这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持有与你不一致的观点,是你的潜在“敌人”。

8、最为重要一点: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意见,不要反驳、采用不满甚至威胁的语言

第一、逐条答复:如果大家看过我前面写的《发表SCI论文,如何答复审稿人意见》系列文章(参见文末的精彩回顾),就会看到这一点,我对审稿人提出的每一点意见/建议都专门列出来,逐条详细答复,不留死角。千万记得一点:确实审稿者的某个或一些意见很难答复,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答复,这样就可能留给审稿者一种不诚实的印象。

第二、对待审稿人的苛刻、甚至错误的意见: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审稿人好像不了解我们的研究内容,提出的意见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而一些审稿者很苛刻,让人感到是“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是攻击我们文章的结果或论点,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审稿人很武断和随意,甚至还有敌意。确实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科学界也有“种族歧视”,也有“对手和敌人”,也有潜规则。在这些情况下,千万不能愤怒地去反驳审稿人的意见,不去进行建设性的答复,甚至有些作者试图威胁审稿人或者是编辑,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想想看,我们的目的是让审稿者和编辑接受我们的story,最终让我们的文章被接受和发表。如果我们只是采用负性情绪去答复审稿者意见,那最终审稿者和编辑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稿件,真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啊!要知道,现在好一点的杂志每周都收到很多稿件,他们才不在意几篇文章呢。

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当收到审稿人意见的时候,压住自己的火气和想反驳的欲望,冷静下来,试着去想想为什么审稿人会在这一点上找麻烦?作为作者,如果能够想出为什么审稿人会提出这个意见,就能够想到如何让审稿人满意的方法了。通常一篇论文投稿失败,不是在审稿人提出问题之处,而是往往在于我们自己文章的本身,在于我们如何答复审稿者的意见。我们答复审稿人意见时,一定要抱着非常虚心的态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论文尽快接受和发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