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期刊投递了稿件,那么自然便会收到期刊编辑的回复。在期刊编辑的回复中除了表明稿件是否被收录、是否拒稿之外,还会附带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审稿人的修改意见是促使我们文章被收录的重要关键,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回复SCI审稿人意见。
首先,用诚恳的态度回答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要记得,审稿人都是白干活不拿工钱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已经很少见了。所以在措辞上一定要尊重他们。即使有的时候,因为研究方向不是很一致的他们有的问题有点业余,或者是提意见比较不客气。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一份好的答案,不但可以消去审稿人的偏见,还可以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在学术圈里,能给审稿人跟编辑留一个好印象可以让以后的路走得更加平坦。
第二,回答问题的时候要附上一个cover letter。
里面包含几句话就够了。第一句,感谢编辑安排审稿以及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第二句,我们已经认真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对问题一一作答,并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修改,文章的所有修改都着重标出。也许仅仅是客套话,但是会让编辑跟审稿人舒心不少。
第三,另外起草一个response letter。
在这里用问答式一一列出每个审稿人的意见并且一一作答。对于文字的修改要求,直接接受就行了。因为这些修改不会歪曲文章的原意,而且还有可能让文章读起来更加流畅。有的审稿人要求增加参考文献,也照办就行了。可以猜出该参考文献跟审稿人应该是有点渊源的,各取所需就是了。回答问题的时候,最好简洁,就事论事,不要拖泥带水。要注意不要因为回答了某个问题而引入更多的问题,尽量将讨论局限在小范围内。
第四,永远不要跟审稿人争执。
跟审稿人起争执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
第五,有的审稿人与文章的研究方向不完全一致,对文章的理解有误,而提出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
回答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按照诚恳的原则。首先站在审稿人的角度上去肯定审稿人的意见,然后客观的指出文章的原意,并且做出具体解释。切忌以嘲讽的语气来回答问题,要知道激怒审稿人的后果可能会是很严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审稿人都理解错了,其他的读者更有可能。说明文章的表达还是需要改进的。建议对相关的句子重写一道,尽量表述得更加清晰。
第六,有一些问题非常难回答。
比如审稿人觉得文章的创新点很少,文章的内容意义不大,或者指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些是文章的硬伤,有时候没办法改。这个时候也不能泄气或者自暴自弃,而采用忽略该审稿人的意见或者干脆就不改文章的办法。尽管问题很难回答,但是还是客观地争取一下。要知道每个人的见解不同,虽然一个审稿人觉得意义不大,但是决定权毕竟是在编辑手里,只要编辑觉得文章还符合期刊的要求,文章就还有希望。同时也要记得,回答问题不单单是在回答某个审稿人的具体问题,而是同时给其他审稿人以及编辑看的,要试图得到他们的帮助。
第七,还有一些审稿人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
比如更多的实验结果或者与该文章相关的另外的一些信息。这个时候,要仔细斟酌一下,看是不是都有必要增加到文章中。有一些内容可以选择在response letter 里回答而不是增加到文章中。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不合理的建议,心平气和地找个客观的理由拒绝或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的要求都要满足的。
第八,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
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第九,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
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nor,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我的意见是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
- 956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