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有机结合、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是龙头,肩负着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战略任务,面向新征程新任务新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支撑高水平创新。为全方位展示最新实践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高端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农林大学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分享观点。
嘉宾简介
兰思仁,男,畲族,1963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政府参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在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教育强国摆在首要位置,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使命责任。要回答“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高等教育院校的使命是什么,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作为农林大学的定位是什么?
兰思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抓关键、补短板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光荣使命。不论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归根结底都必须靠教育,特别是靠高等教育发挥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科技研发、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引领带动各项事业“蝶变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教育、科技、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大国小农、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对农业科技创新及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林院校必须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教育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大动力、有力支撑和坚实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农林院校要做好科技助农、人才兴农、教育强农三项重点工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是要坚持“四个面向”,以高水平科研创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有组织科技攻坚,聚焦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集中力量攻克种子等“卡脖子”难题,加强农业高精尖科技成果和项目培育,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持续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
二是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农业领域大力培养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深耕农业科技一线、具备前瞻判断力和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的战略科学家。要着力培育出一批科研水平高、协同攻关能力强、产业带动好的农业产业科技领军人才;要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让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主角。
三要坚持立德树人,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支撑乡村全面振兴。要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练就学生强农兴农本领,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赋能新农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世界范围看,为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竞争的挑战,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实施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并把人才培养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您觉得我们该如何去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兰思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靠什么样的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也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面对传统农科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还存在差距的情况,福建农林大学探索从组织架构上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界限,面向未来农林科技基因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趋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福建“四大经济”发展需求,先后组建成立未来技术学院、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海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7个实体化运行的新型学院。扎实推进数字赋能、生物技术赋能和工程技术赋能“四新”建设,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近三年新增智慧农业、智慧林业、乡村振兴等14个“四新”专业,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学校有个海峡联合研究院,是学校的创新高地,《光明日报》生动地称之为“校园‘硅谷’”。2012年,我们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等共同组建海峡联合研究院,先后设置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根系生物学、植物免疫、合成生物学、农业人工智能、遗传改良、农林大数据9个研究中心。海研院汇聚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发展优势明显,特别是植物科学研究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依托海研院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学校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实施“创新研究群体+专业系”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设置生物育种、农业人工智能、农林大数据、生物安全和生物制药等严家显实验班,按2+1+1分段培养和优秀学生“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在科研一线培养复合交叉创新人才。
二是创新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成立了碳中和学院、海洋学院,采取“一个主导学院+多个参与学院”模式,分别建设碳中和、海洋食品、海洋管理等创新实验班,培养农林碳汇、海洋产业等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成立乡村振兴学院,采取“一个教学系+一个研究院+一个教育培训部”的模式,在全国地方农林院校中率先设置全日制乡村振兴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实施“教学案例+活动项目+实践场景”的特色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改革。我们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和全国高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20年)的基础上,全面优化安溪校区,集成要素资源,成立数字经济学院,进一步深化校地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面向数字赋能的应用型人才,助力茶产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服务大数据、光电信息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近年来,学校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兰思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摆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考察中,多次强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创新服务供给体系。
在科技创新方面,福建农林大学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构建平台-项目-成果“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在菌草、蜜蜂、兰花、杉木、水稻、甘蔗等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生态治理、生物质利用等应用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一是共建大平台。学校高起点建设海峡联合研究院、海峡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海洋研究院等10余个校内一流创新平台,现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0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二是承担大项目。近5年,承担自然科学纵向科技计划项目2106项,总资助经费11.67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和课题522项。承担社科类纵向项目814项,总资助经费35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3项。
三是产出大成果。在农林作物基因组、植物学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破译甘蔗、龙眼、菠萝、四倍体花生栽培种、兰花、睡莲、闽楠、斑茅、番木瓜、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六倍体麻竹等基因组,在《Nature genetics》上先后发表8篇论文。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三大科技奖35项,以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14篇高水平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22位、全国“双非”高校第2位。菌草综合利用技术和兰花异养分子机制及种质创新两项成果被列为2022年中国林草科技创新十大进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出台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构建“科特派+服务团队+科技小院+技术转移中心”的全链条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体系,推动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近5年,承接横向项目(含推广项目)2735项,累计到账经费超5亿元。
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菌草技术已推广到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福建省乃至我国农业科技对外援助的一张重要名片,为服务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对口帮扶和服务脱贫攻坚树立品牌,服务宁夏、甘肃等十多个省区,科技助力服务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闽宁协作推进固原“四个一”林草工程等对口扶贫援助工作成效突出。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3个扶贫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二是助力种业创新。学校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花卉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学校主导制定乌龙茶和白茶2项国际标准,是我国茶叶产品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大突破。
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学校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等机构,建成科技小院60家(占全省91%)、10个地方产业研究院、10个县域乡村振兴研究院;近5年,选派科技特派员2100多人,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成果2000多项;仅仅在福建区域内,对接全省70多个县(区)、800多个村,服务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在第61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401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