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3年高职院校声誉指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刘占山,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冠名讲席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施晓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孙诚等十余位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洪主持。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冯雯婷代表研究团队介绍了2023年高职院校媒体声誉指数的相关情况和研制结果。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自2023年初就启动了高职院校媒体声誉指数的相关研制工作,以媒体报道为切入点对高职院校声誉进行评价。冯雯婷介绍了高职院校媒体声誉指数及六个分指数的结果,涉及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资源保障、社会服务能力、国家级媒体报道、地方媒体报道、行业媒体报道等方面。榜单数据显示,广东、天津、山东、湖南、重庆等地高职院校表现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还根据大数据抓取的结果提出了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十大关键词的备选名单。经过专家评议,最终确定“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十大关键词”分别是: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共同体、数字化赋能、现场工程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职教出海、职业本科教育、技能型社会、良匠之师、职业教育新基建。
教育部职成司原副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刘占山肯定了“高职院校媒体声誉指数”的研制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从学校层面来说要提高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打破职业教育就是低水平教育的成见,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宣传、树立品牌,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冠名讲席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表示,声誉指数的各项指标应进一步突出行业和企业的权重,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后续可以考虑将用人单位调查纳入,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声誉评价研究。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肯定了声誉指数中二级指标媒体的分类和权重,也提出应增加行业相关单位的调查评价和政务媒体指标的建议。陈志文强调,现在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整体上脱离行业办学的问题,导致上升空间窄,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因此增加行业相关专业人员和行业协会等政务新媒体的内容能够反映出真正的行业评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孙诚就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关键词重点表示,要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真正的内涵和脉搏,在声誉导向上同教育导向和国家方针有相同的指向,对指标加强定量和定性的取舍,更科学地建立起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和三级目录,并用媒体曝光频率客观地展示不同学校的标志性成果,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院校资助媒体节目以提高曝光和声誉等现象。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施晓光强调要明确研制高职院校声誉指数的目的。他指出,声誉指数应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的作用。贯彻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精神,通过参考优秀示范院校,选择科学客观的指标,引领中国整体职业教育发展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明确职业教育改革要适应AI时代,面向未来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副主任梁国胜表示媒体声誉指数的发布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关注甚至争议,在业界公认办学质量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可能媒体声誉得分并不突出,这会不会带来加强媒体宣传而不是加强办学质量的导向,值得思考。同时梁国胜建议,要对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关键词进行限定,明确不同关键词的概念范围和相关性。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李慧勤阐述了目前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四个关键词:“大”即国家政策和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大;“多”即市场上各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极多;“浅”即产教融合的运行体系和制度设计仍处于浅层次,仍在探索中;“弱”即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弱、竞争能力弱,难以就业。因此李慧勤提出,希望声誉指数能够进一步为扭转目前职业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平衡的局面提供导向性和前瞻性的思考。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李爱民建议将两个热词纳入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关键词中,一是“职教出海”,重视高职院校的国际传播;二是“数智化”,向企业学习,数智赋能,强调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从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宣传工作的关系出发,提出要明确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深入解决人才培养问题,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媒体声誉。同时张晓京表示,在研制声誉指数的过程中应对带有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或者问题导向的关系作出说明和阐释,引导院校和媒体正确看待指数的发布。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荣利颖从三个方面简述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一是高职院校具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应用学术为核心,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很难形成梯度;二是高职院校的行业特点明显,每个院校可以打造自己的代表作;三是高职院校的招生比较单一,选择空间小。
会议最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周光礼教授对研制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媒体声誉指数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关键词的初心、目的和下一步如何完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会议进行总结。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744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