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发表一篇SCI,从写作到投稿样样都要做好才有希望。但是,需要我们做好些什么呢?关于SCI从写作到投稿全程怎么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 首先是大量阅读文献,如果要撰写高水平论文,基础是读很多高水平文献。建议多看影响因子高的国外文献,最好IF>3以上。国内综述性杂志还是可以看,特别是刚刚接触陌生的研究领域时。
2. 看文献的同时注意随时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论文的写作实际上又很多现成固定的模式和表达方法,将这些固定用法随时做笔记,并随时复习,加上不断阅读新文献,自己动手写时也就不会举步维艰。
3. 课题设计的idea十分重要,观点的创新性决定了文章能否受editor和reviewer青睐。
4. 实验完成开写文章,或者时自己写,实在不行,就找几篇与你的课题十分相近的文章阅读,有些表述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当然不可以直接照搬,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如语序,近义词替换等等。最后进行通篇连贯的阅读,总体使其变得通顺。投稿前必须仔细修改,不可仓促投稿,可以先放几天,在回头来看,这样反复多次。最好的话是请英语高手帮你修一修。或者也可以请一般同学看看,从别人的角度来取长补短。
5. 修回的稿件一般是要求point to point的回复,必须一一进行回答,个人建议是所有问题最好都按要求去做,这样的accept可能性很高,当然审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应当用详细的理由加以回复,有可能的话附上参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故而,一篇优秀的SCI文章需要具备:
1、正确选题;
2、合适的切入点;
3、简洁明了;
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
6、可重复的过程;
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考文献。
关于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哪怕是Lancet, NEJM,JAMA等都不妨一试。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及少数直接收稿)。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1-2个月。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要知道,给这则杂志审稿的全非等闲之辈。他们在一针见血提出里文章的“软肋”的同时,往往会提出许多改进论文的良好建议。
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中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及年发表量等选择。进入杂志网站并参考其目录和发表的文章均有助于会杂志的选择。
如何选择审稿人?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3-4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
如果按熟悉程度和研究同行来分,有四类审稿人。第一类是陌生的同行;第二类是熟悉的同行;第三类是熟悉的非同行;最四类是陌生的非同行。
从学术规范来说,第三类和第四类属于非同行,是绝对不能推荐的。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推荐第三类作为自己的审稿人,以为这样手稿容易被接受。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学术规范,而且主编、编辑们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甚至会从此对他或他课题组的手稿留下极为不好的印象。至于第四类审稿人,不会有人推荐吧。
第二类审稿人属于可推荐的,但有时也不是很合适。熟悉的同行,可以分为关系好的和关系不好的。送到关系好的熟人手里审稿,可能会网开一面,只是形式上的审查,也不容易指出自己手稿中存在的硬伤;送到关系不好的熟人手里审稿,可能会无情的打击的,随便找个理由毙了。推荐这类审稿人应当慎重。
相比之下,第一类审稿人是更加值得推荐的,更加方便的、更加有益于学术规范。陌生的同行,学术或项目上的利益冲突较低,对一篇文章的评审会更客观一些,即不会网开一面,也不会无原则的打击和批评。第一类审稿人很容易找,就推荐自己手稿所引用文献的作者作为审稿人。当然,这类审稿人的文章和自己的手稿应当在主要内容上越接近越好。如果你通过了这类审稿人的评审,也就是说你得到了真正同行的认可,如果通不过,他们给出的审稿意见也会更加合理些,更容易帮助自己的手稿得到改进,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此外,推荐这样的审稿人,杂志方面也很容易接受,也会给杂志主编和编委留下更好的印象。
陌生的同行既可以按照以上的建议,从自己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出发,筛选,注意以下潜规则:1. 最好不要选太大的”大牛”,如经常在Nature, Science, 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的人,他们一般眼光太高\时间太紧,根本不屑于审一般稿件;
2. 一般不要选杂志的主编和编辑,他们太忙,一天到晚为了手里的稿件忙的不可开交呢…
3. 所选的审稿人最好不要出自一个research group,因为国外很多group会把自己接审的稿件拿到lab meeting中讨论,这样会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你对研究领域内不了解);
4. 尽量避免所选的审稿人出自同一国家和地区,越分散编辑感觉会越好;
5. 尽量避免来自中国的审稿人,因为国人科学家真的太忙,他们可能会拒绝接受这样免费的义务劳动;再者,编辑也会产生怀疑,你为啥选自己国家的?是对领域学者不熟悉,还是…(这一点仅供参考,但2-3个审稿人都是选中国的绝对不可取,等于白推荐);
6. 个人觉得美、英、日韩、港台、欧、南美 这样5个区域,各选其一最佳,可以推荐5个,无论人家要求是2、3、4,这样可以确保在一个审稿人Unavailable时编辑可及时换人。
总之,选择审稿人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要使我们的稿件能够获得及时、公正、客观、有价值的反馈,最后的目的是 快速、高水平地发表!
- 999 次浏览